
資訊中心
新聞稿
推行強積金刻不容緩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主席李業廣表示,為在職人士確立一個以供款為本的退休保障網是刻不容緩。強積金制度是一項重要而長遠的社會計劃,香港不能因短期經濟狀況而延遲推行強積金制度。
「越遲實施強積金制度,社會整體的負擔便會越大。」李業廣說。
李業廣今日(星期三)出席由一家國際雜誌主辦的研討會,他表示強積金供款需滾存三十年,才能達至成熟,發揮其保障在職人士退休生活的效用。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我們必須盡早實施強積金制度。」李業廣續稱三十六年後,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人口將達二百萬,即每五個人之中便有一位長者。
「我們必須盡責任,放下短期的顧慮,為自己和下一代建立美好將來。」李業廣說。
現時,實施強積金制度的目標日期為十二月一日。積金局即將檢討工作進度和實施時間表。李業廣說:「我將於三月杪或四月向政府匯報是否可於預定日期推行強積金制度。」
李業廣表示有信心積金局能夠根據預定時間表完成各項工作,他希望能夠於正式推行強積金制度前給予公眾人士至少六個月的通知。
至於有關強積金計劃會增加僱主經營成本這個憂慮,李業廣表示,根據以往調查顯示,推行強積金制度只會令經營成本輕微上升0.8%。
「但強積金制度卻為香港整個社會帶來裨益。」李業廣補充說。
推行強積金制度第一年,每年供款約一百億港元,三十年後,每年供款將升至六百億港元。而滾存的資產將高達一萬億港元。
從推行強積金制度開始,這筆經長年累月積聚起來的龐大資金,不但為債券和証券市場以至整個財經界帶來正面而深遠的影響,並且令新公司能夠透過上市而集資,進一步促進相關經濟活動,增添商機和就業機會。
「推行強積金制度對社會裨益極大,亦能剌激經濟增長,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首屈一指國際財經中心的地位。」李業廣總結說。
-完-
2000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