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新聞稿

積金局網誌 ─ 強積金制度備受肯定 多管齊下確立全面保障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今日(7月18日)發表網誌,引述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新發表的2021年退休金報告《Pension Funds in Figures》,提及香港強積金制度去年錄得12.4%已扣除通脹的實質投資回報,在48個受調查的經濟體中排名第一,成績令人鼓舞。

 

劉麥嘉軒提到,強積金制度的設計是透過在職人士和僱主定期供款,配合平均成本法及複息效應,達到累積退休儲備的效果。根據世界銀行制定的評估框架中的五大範疇,強積金制度在覆蓋率、可持續程度、安全程度均表現理想。至於充足程度及效率方面,積金局一直致力加強和改進。

 

因應近日一個有關香港中等收入僱員對退休生活的調查,有受訪者表示擔心退休準備不足。劉麥嘉軒表示十分明白這類打工仔的心情。她指出,強積金制度是本港多支柱退休保障框架的其中一根支柱,目的是為工作人口提供基本退休保障,但強積金必須與其他支柱相輔相成,才能為計劃成員提供更全面的退休保障。她鼓勵計劃成員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進一步充實退休儲備:(1)積極管理自己的強積金;(2)善用平均成本法,以發揮長時間滾存增值的效力,以爭取更多回報;以及(3)在強制性供款以外,進一步作自願性供款,為自己的未來壯大退休儲備。

 

網誌並提及,鼓勵計劃成員自願供款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措施自2019年推出以來,廣受打工仔歡迎。2021年第一季,可扣稅自願性供款較2020年第一季增長28%。在2020-21年度,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共$22.14億,較對上一個年度增加$5.08億,增幅達30%,可見愈來愈多打工仔認同這理念。她鼓勵大家好好透過強積金制度,及早為自己未來部署,充實退休資產。

 

劉麥嘉軒指積金局正全力開展積金易平台構建工作,正是為提升制度整體效率而推行的重大舉措,亦是她任內主要工作目標之一。她表示,積金易平台的目的,是將一直以來強積金計劃分散的管理模式,與涉及大量人手和紙張交易的程序標準化、精簡化和自動化。政府最近已將積金易平台第二階段修訂條例草案刊憲,並已將條例草案呈交立法會,以便利進一步推展與實施積金易平台。當平台全面啟用後,管理強積金的運作效率將會顯著提升,從而減省成本,創造更大減費空間。

 

如欲閱讀全文,請瀏覽「積金‧誌」

 

-完-

 

2021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