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刊物 / 文章

2020年12月

 

(以下為積金局副主席及行政總監羅盛梅署名文章,於2020年12月1日於星島日報刊載)

點滴累積 好好珍惜— 強積金制度實施二十載

今日是強積金制度推行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一個成熟的退休保障制度需要長時間發展和孕育,並配合社會發展和市民期望不斷自我完善,適時作出優化和改革。本港的強積金制度經過了20年的演進,現正處於發展中途點,從多角度檢視今天的狀況,不單印證制度正穩步朝着健康方向發展,更在多個範疇獲得肯定。

 

退休保障與全港所有市民息息相關,故此在制度設立前後都廣受社會注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決定參照世界銀行提出的第二支柱退休保障作為藍本建立強積金制度,並於2000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由於制度的面向極為廣闊,涉及的持分者十分之多,積金局作為制度的推動者,守護者和改革者,多年來致力堅守崗位,並本着「以計劃成員為先」的重要原則,履行職責。

 

從成效而言,按世界銀行於2016年制定以「成果為本」的私營退休金評估框架,強積金制度在覆蓋率、安全程度及可持續程度這三方面均表現理想。至於充足度及效率方面,積金局同時亦努力不懈積極作出改善。 

 

覆蓋率

 

在制度推行前,香港只有約三分之一工作人口獲得退休保障,至今已有逾85%就業人口享有強積金計劃或其他類型退休保障計劃保障,覆蓋率之高,位列國際前茅,充分反映強積金制度的兼容性。強積金投資不設任何門檻,即使基層打工仔的小額供款,亦能投資優質並且受規管的基金產品,發揮了推動「普及金融」的重要作用。

 

可持續程度

 

就可持續程度而言,強積金透過界定供款安排,令制度具備足額資金,在財政持續性上較隨收隨付制度為高,與香港作為小型外向經濟體的量入為出理念相符。環顧全球各地,退休保障制度形形式式,有人認為北歐對退休人士的福利較多,但凡事皆有兩面,他們的代價是國民要負擔龐大的稅務開支。甚或有實行界定福利退休制度的國家,因其退休制度的財政持續性受壓而要增加稅收,大大增添國民的負擔。

 

回顧本港,儘管強積金制度過去20年經歷過不少風浪,但仍然穩健發展,共有 13年錄得正回報,而出現負回報的年度,緊接的一年往往能夠反彈,至於總資產至今亦已累積超過一萬億元,成立至今整體年率化淨回報為3.9%,高於同期通脹率1.7%,成為香港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退休儲備。

 

安全程度

 

在安全程度方面,有賴香港完善的法律及金融制度作為強積金制度的重要基石,加上強積金計劃由強積金受託人以信託形式管理,令計劃成員的資產得到周全保障。

 

充足度

 

積金局明白強積金的充足程度與計劃成員退休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故積極鼓勵計劃成員在強制性供款以外,作自願性供款。以積金局的統計數據為基礎計算,假設一對夫婦由2000年12月起持續作強制性供款,他們只是過了投資期的一半,便已合共累積約$85萬強積金,如他們同時作自願性供款,只是過了投資期的一半,便已合共累積$203萬強積金。

 

政府為進一步鼓勵打工仔作自願性供款,去年首次以稅務優惠為誘因,推出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截至今年10月,已開設的TVC帳戶逾42,000個,總供款額接近$25億,平均每個帳戶的供款額為$58,000。

 

效率

 

強積金其中一個設計特點,是以市場主導並分散由受託人負責管理。但經過多年來的運作,政府與積金局致力改善制度的運作效率,以便計劃成員能更好發揮作為消費者的權利,包括在2012年推出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讓打工仔有更大的「話事權」;另一重要措施是於2017年推出設有收費上限、隨齡降險及備有分散風險特性的預設投資策略。近年,積金局推出一站式「強積金基金平台」,並把基金管理費以「一拆三」的形式顯示,讓計劃成員能夠「貨比三家」。

 

雖然制度設計上,積金局沒有收費規管功能,但積金局一直不遺餘力透過多種途徑促進市場競爭,創造更大減費空間。強積金整體平均基金開支比率已由2007年12月時的2.1%,降至目前的1.45%,減幅達31%。

 

同行廿載 繼往開來

 

由政府撥款、積金局承辦籌建的積金易平台,期望藉近年金融科技躍進,進一步提高制度工作效率,並把強積金的行政程序簡化、統一和自動化。積金易項目是強積金制度成立以來最大的改革,當全面啟用後將為強積金生態系統帶來一番新景氣,包括推動競爭,帶來更好價格、產品和服務質素,最終令計劃成員獲益。

 

強積金制度設立以來,積金局一直擔當守護者的角色,並因應社會變遷與市民需要,改革及完善制度各個環節,過程可謂一步一腳印。歷年來,我們先後19次修訂強積金法例工作,又不時推出創新的措施和投資產品,並持續透過有效的監管和執法工作,以保障計劃成員的利益為先。

 

強積金制度20年來累積的成果得來不易,成績有目共睹。放眼未來,積金局將繼續秉持初心,與香港市民在退休保障的路途上並肩前行,繼續革新以迎接新時代的挑戰,以成就「點滴累積,好好珍惜」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