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刊物 / 文章

2022年7月5日

積金局回應6月30日經濟通題為「保障市民生計慶回歸」的專欄文章

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強積金的關注,就經通於630日發表由梁崇讓撰寫題為「保障市民生計慶回歸」的專欄文章,部份內容和論點有商之處,故提供資料及分享本局觀,希望你們的讀者能正確認識有關議題。

 

文章提到「強積金回報率不太理想,甚至有可能錄得虧損」,並指「有人質疑強積金機構所收的行政費用過高」,甚認為「強積金完全徹底失敗應予取消。上既與事不符,對強積金制的評價亦不公允,我對此表

 

設立強積金的目的,是協助打工仔建立有紀律的個人儲蓄及投資方案,為他們的退休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截至20223月,強積金總資產約$11,200億,其中扣除收費及費用後的淨回報超過$3,260億。就回報而言,自制度在2000年實施以來的年率化淨回報率為3.6%,大部分強積金投資的股票基金及混合資基金的年率化淨回報率平更分別高達4.6%4.2%跑贏同期的年率化通脹率(1.8%)1

就筆者認為強積金服務應該免收費這一點,我必須指出,強積金有別一般投資產品,兩者收費不能直接比較。有別於大多數投產品,強積金基金不設投資門檻,亦沒有「買賣差強積金計劃成員,不論供款額多少,都能買入由各大金融機構管理、受嚴格規管的金融產品,讓不同階層的打工仔都能夠以可負擔的資金投資基金產品。

 

強積金的收費,是反映強積金制度內服務提供者的不同功能。強積金受託人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處理每月數百萬名計劃成員的供款,當中包核對大量資料及購買基金等程序,亦要根據員的投資指示轉換基金、提供查詢服務,並協助積金局為員向僱主追討拖欠的供款及附加費,以及審核和處理提取強積金申請等,此等工作相當繁但對於保障計劃成員利益至為重要。順帶一提,市面上標「零佣金」的投資產品,一般設有「買賣差價」,作者以這種收費模的數據與強積金基金作比較並不適合。

 

對於文強積金機構享有「特權,我認為這更是嚴重而失實的指控。所有強積金受託人受積金局嚴格監管,行事必須秉持「以計劃成員為先」的宗旨。受託人負責強積金計劃的全盤管理,包括委任管理人、投資經理及保管人,並確在基金買賣、強積金資訊披露等方面,遵守嚴謹的守則,並定期向積金局呈交各類申報表、財務報表和內部控制報告,讓積金局可持續及充分地進行監管。

 

儘管如此,我們明白強積金收費是一個大家關注的課題,而積金局多年來推行多項措施,如提升基金收費透明度、提供比較價格工具、推出「僱員自選安排」和設有收費管控的「預設投資策略」,促進競爭。經過積金局和業界共同努力下,強積金平均基金開支比率由2007年的2.1%下降至目前的1.39%,減幅超過三分一。

 

為進一步創造減費空間,積金局現正全力構建「積金易」平台,其主要目標之一是為計劃成員帶來實際減費。在積金易平台啟用後首兩年過渡期,計劃成員需要支付的行政費預計可平均降低三成。平台推出後的十年,節省累計高達$300億至$400億的行政成本,相當於期內原來行政費用的41%55%

 

積金局行政總監

鄭恩


1. 根據政府統計處以2019/20年為基期編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