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

積金·誌

續談強積金收費

上篇提到推動強積金減費須從「供」和「求」兩方面著手,今次讓我們探討如何在「求」方面,即是「消費者」的行為可以如何促進市場競爭。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工作䌓忙,很多計劃成員都埋首工作,懶理自己的強積金帳戶。當中亦有人覺得強積金計劃是由僱主選擇的,因為「冇得你理」,所以「索性唔理」。其實,雖然強積金計劃由你的僱主選擇,但投資在計劃內哪個基金,全權在你!打工仔積極管理自己的強積金,絕對有助促進市場競爭,進一步推動受託人減費。

香港人一向精打細算,例如日常到茶餐廳吃飯,也可能會參考一下網上的食評,又會比較不同餐廳的地點和價格等,才作出選擇。作為精明的消費者,吃一頓飯也可能會貨比三家,更何況是對自己影響深遠的退休投資?

現時每個強積金計劃平均提供15個基金,它們的投資策略、風險水平和收費不一。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揀選基金,做自己強積金的「話事人」。如果你另有心儀的強積金計劃或基金,更可行使「僱員自選安排」(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每年一次把僱員部分的強積金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

假若你曾經轉工而又沒有將你在舊公司的強積金轉至新公司的供款帳戶,你便會擁有強積金個人帳戶。事實上,很多打工仔在轉工後,都沒有處理強積金,因而持有多個個人帳戶。在2017年12月底,便有多達24萬名計劃成員持有四個或以上個人帳戶。而根據政府統計處有關就業人士轉工情況的數字顯示,每年約有一成就業人士轉工。轉工人士如沒有處理舊有工作的供款帳戶,個人帳戶數目只會有增無減。

大家要知道,持有多個帳戶並不等於分散投資。計劃成員往往在不同計劃也購買同一類別的基金。但持有多個個人帳戶必定代表你須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管理,這會容易令你失去打理這筆資產的動力,甚或影響退休部署。

其實,個人帳戶內的強積金也可以自由轉移至其他強積金計劃。根據積金局的統計,所有個人帳戶的強積金,與僱員可透過「僱員自選安排」轉移的強積金加起來,大家可以自己「話事」的強積金接近$6,000億,佔強積金總資產差不多七成,這絕非小數目。

雖然近年不少受託人已調低基金收費或提供基金回贈,吸引成員把強積金轉移到旗下的計劃,但仍然有很多計劃成員因種種原因,未有積極管理其強積金。如果每位成員都關心自己投資的基金是否價廉物美,多行使自己的「話事權」,強積金服務提供者必定會面對更大的減價壓力。

因此,我呼籲持有多於一個個人帳戶的計劃成員,騰出一點時間行使自己的權利,為自己選擇一個切合需要的強積金計劃,並把個人帳戶整合起來,令管理強積金變得省時方便,有助全盤審視自己的強積金投資。

就算是不諳投資的你,去年推出的預設投資策略(「預設投資」)也可以照顧你的需要。「預設投資」設有收費上限,亦會隨成員接近退休年齡自動降低投資風險,並投資於環球市場,為不懂得、沒有興趣管理強積金的打工仔而設。其他計劃成員也可以考慮這個投資選擇。

此外,僱主的力量亦可推動市場競爭。目前只有不足一成(8.3%)的僱主為員工提供超過一個強積金計劃的選擇。我促請各位好老闆為僱員的退休福利多走一步,定期檢視強積金計劃的收費、服務水平及投資表現,多聆聽僱員的意見,考慮提供多於一個強積金計劃供僱員選擇,有需要時甚至轉換強積金計劃!

計劃成員和各位好老闆請馬上行動,積極「格價」,比較不同計劃的基金表現、收費和服務質素,相信大家的行動是最有效促進市場競爭的方法!

黃友嘉博士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