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
積金·誌
「積金易」— 革新用家體驗的中央電子平台
今時今日,科技的應用已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早已習慣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網上理財,例如轉帳或買賣股票、基金及保險產品等。
在強積金方面,根據積金局的調查,約有八成受訪計劃成員會透過受託人的電子平台轉換基金組合。相對來說,僱主則較少使用數碼平台處理供款。雖然現時各受託人已提供電子工具協助僱主匯報強積金供款資料及繳交供款,但只有兩至三成的僱主使用這些工具。而強積金受託人每年處理最少3,000萬項交易程序,當中有六成半仍採用紙張往來或以支票處理。由此可見,強積金數碼化方面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為了令強積金的運作更具效率,亦為了方便計劃成員轉移強積金到不同的計劃,我們必須將目前30個強積金計劃的運作簡化、標準化和自動化,以全面提升計劃成員的用家體驗和制度的效率。積金局正在積極籌備的智能數碼平台 —「積金易」(eMPF),將與所有受託人管理的強積金計劃的系統互連互通,為成員和僱主提供一個以用家為本的中央電子平台,以無紙化形式,隨時隨地處理行政工作。
大家或會問為何現在才成立一個中央電子平台?強積金制度在2000年12月實施時,為了盡快覆蓋全港的打仔工,我們依賴不同的強積金受託人和服務提供者,在短短的一年內為約20萬名僱主和200萬名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這種分散(decentralized)的運作模式,確實是配合當時的實際環境和需要。
隨着強積金制度的發展,無論是強積金資產、計劃成員或帳戶數目都與日俱增,而今時今日的科技與20年前的截然不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配合數據處理和手機技術的進步,驅使我們需要重新檢視強積金帳戶的管理模式,以有效處理近千萬個帳戶的資產。我們推出「積金易」,就是回應了時代發展及優化用家體驗的需要。
對廣大打工仔來說,「積金易」可為他們提供一站式處理強積金的中央電子平台。根據目前的構思,他們可申請一個獨有的強積金編號,中間不論轉換過多少份工作,都可憑這獨有編號登入「積金易」,所有帳戶資料都一目了然,資訊更透明,可更輕鬆管理不同強積金計劃的帳戶。長遠而言,成員可以在該平台將強積金由一個計劃和基金轉移到另一個計劃和基金,這將有助促進市場競爭,為推動「全自由行」鋪路。
積金局團隊構建的「積金易」,由於涉及的帳戶數目極之龐大,使用者數目又非常多,預計難度十分大。其中最大的挑戰,是確保這個平台能催化制度進一步改革,例如減省繁瑣的行政程序,從而節省行政成本,創造減費空間,更方便成員作出投資選擇。但一如其他數碼基建,各方於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源,未必能短期內達致立竿見影的效果。至於近期社會關注的資訊保安和私隱保障問題,亦會是團隊的另一項重大挑戰。
政府和積金局稍後將向立法會介紹這項重大工程的詳細構思。我們沒有小覷這項工程的複雜性,絕不會掉以輕心。假如一切進展順利,我們期望最快可於2022年開始分階段啟動「積金易」。
「積金易」要達到預期效果,必須獲得受託人、僱主、僱員、其他計劃成員,甚至是中介人的支持。我呼籲各方以開放的態度,與積金局攜手合作,一同推動「積金易」。
2018年快將完結,我亦在此希望各位打工仔,按照自己的需要、可承受風險水平等好好審視自己的退休儲備,亦不忘善用各類電子工具,於新一年更精明地管理自己的強積金帳戶,為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爭取更佳的回報。
黃友嘉博士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