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局

積金·誌

善用「積金易」 管好強積金

啟用滿一年的「積金易」平台(「積金易」),漸漸成為打工仔女管理強積金的好幫手。「積金易」是針對以往管理強積金的痛點而設,例如行政程序分散、缺乏統一標準和過分倚賴人手及紙張處理等,導致「低效率、高收費」等問題。「積金易」帶領強積金數碼化,重塑強積金管理體驗。

 

「積金易」幫你慳錢慳時間

 

「積金易」自去年6月面世至今,已有七個強積金受託人上台,並已經處理了接近60萬宗僱主和計劃成員的行政指示。已加入「積金易」的計劃成員所作的行政指示中(包括轉換基金、作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整合或轉移強積金帳戶等),近八成是以電子方式提交,反映使用「積金易」廣被接受。

 

打工仔女所屬的強積金計劃如已上台,只須註冊「積金易」戶口,就可以馬上體驗數碼化管理強積金的種種好處:

 

1. 一站式流動管理:打工仔女透過手機或電腦,可以在一個平台隨時隨地輕鬆管理自己的強積金,包括轉換基金或投資組合,和更新個人資料等。平台設有提示功能,讓打工仔女掌握僱主是否已為他們準時供款。

 

2. 「一個戶口用一世」:打工仔女只須註冊一次「積金易」,同一個「積金易」戶口可終身使用,日後即使轉工開立不同強積金計劃帳戶,也可省卻登入不同強積金計劃帳戶的煩惱。

 

3. 「一眼睇晒」:打工仔女無論在多少個強積金計劃下開設了帳戶,只要登入「積金易」,就會有「冬甩圖表」清楚展示在不同受託人及計劃下的強積金分布,盡顯「積金易」跨計劃運作的優勢。

「積金易」更能創造減費空間,預計首兩年強積金基金的行政費會平均降低36%,十年內累計節省$300億至$400億,相等於受託人收取的行政費降低41%至55%。

 

方便管理但不宜「短炒」

 

無可置疑,「積金易」為管理強積金帶來莫大方便,但我要再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頻密更改強積金的投資指示或轉換基金作「短炒」!

 

我們一直強調,強積金是跨越40年以上的長線投資,期間必然會經歷市場波動。大家應避免因為短期市場升跌而頻繁轉換基金,否則容易出現「高買低賣」的情況,隨時得不償失!

 

我建議大家應從整體角度檢視自己的投資分布,「積金易」讓你「一眼睇晒」你的強積金,無論是不同帳戶的結餘及投資回報、周年權益報表等都可在平台上閱覽。

 

留意上台期間行政運作安排

 

(一) 強積金計劃即將上台

 

當你的強積金計劃即將加入「積金易」時,須留意一些在過渡期的安排。為配合帳戶資料的轉移工作,相關的強積金受託人須在過渡至平台前數天,暫停處理其計劃成員的行政指示,包括轉換基金、更改投資指示等。具體時間視乎行政指示類型、受託人的運作安排,以及資料轉移的規模和複雜性而定。受託人在上台前發給大家的資訊包內,會附上二維碼連結至詳細說明,包括受影響的服務範圍、暫停及恢復服務日期等重要資訊。大家應留意有關資訊,並及早規劃,確保行政指示能在截止日期前遞交予受託人,以避免不必要的延誤;或者亦可在計劃上台後,才向「積金易」提交行政指示。

 

(二) 強積金計劃已經上台

 

每當有強積金計劃加入「積金易」時,平台亦需要暫停服務,一般為期兩天。這段時間內,早前加入了「積金易」的計劃成員都會受短暫的影響。帳戶資料轉移工作會安排於公眾假期或周末進行,以盡量減低對日常使用的干擾。項目團隊會提前透過「積金易」網頁及流動應用程式發放有關資訊提醒用戶。

 

資料轉移工作安全穩妥,對平台日後運作可靠至為重要。「積金易」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電子服務一樣,需要定期進行系統維護而暫停服務。所以請各位留意相關公告,以便妥善規劃使用時間。

 

我鼓勵打工仔女善用「積金易」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包括查詢熱線183 2622、位於港、九、新界的三個服務中心,或可查閱「積金易」網頁(www.empf.org.hk)瞭解更多有關詳情。

 

積金局主席

劉麥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