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新聞稿

強積金總資產突破$1萬5千億

積金局今天(10月6日)公布,截至2025年9月底的強積金總資產首次突破$1萬5千億(臨時數字為$15,300億),標誌着逾400萬強積金計劃成員的整體退休儲備再創新高。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表示:「強積金總資產突破$1萬5千億,標誌強積金制度另一個重要里程碑。年初至今的總資產增幅中,有超過$2,000億為投資淨收益。我非常樂見強積金的總資產再創新高,顯示透過長時間定期供款、持續投資和複息效應,強積金能為打工仔女穩步累積退休儲備。我們會繼續致力在這基礎上優化強積金制度,讓廣大打工仔女獲得更好的基本退休保障。」

 

此外,積金局亦公布截至2025年9月底各基金種類的投資回報臨時數字,詳情如下:

 

 

註:
* 回報數字已扣除收費及費用。
** 自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及自「預設投資策略」推出以來的年率化通脹率均為1.8%;過去10年及過去5年的年率化通脹率分別為2.0%及1.8%;過去12個月的通脹率為1.1%(通脹率數字截至2025年8月)。
@ 「最高」及「最低」分別指每個基金種類內,個別基金在有關年期的年率化淨回報數字中的最高及最低值。

 

佔強積金總資產合共近八成的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過去   12個月的平均淨回報分別達18.8%及10.6%,而這兩類基金自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的平均年率化淨回報分別為5.1%和4.5%。至於俗稱  「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 (DIS))旗下的核心累積基金,在過去12個月的平均淨回報和自2017年推出以來的平均年率化淨回報分別為9.8%和6.8%。以上的基金種類自強積金制度實施以來和自DIS推出以來的平均年率化淨回報均高於相關年期的年率化通脹率(兩者均為1.8%)。 

 

強積金是跨越超過40年的長線投資。積金局提醒計劃成員應根據個人的人生階段、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作出合適自己的投資規劃,而不應以短線投資的角度看待強積金,更不應嘗試捕捉市場。

 

另外,個別基金種類的平均投資回報只是一個概括的統計數字,只宜作為宏觀的參考。當計劃成員定期審視其強積金投資組合時,應瞭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個別基金的風險級別、基金開支比率以及在不同時期的表現等,以建立個人的強積金投資組合。這些資訊臚列於積金局的強積金基金平台、基金便覽,和各個強積金計劃及基金提供的資料等。

 

至於沒有時間或缺乏投資知識管理強積金投資的計劃成員,可考慮善用DIS。DIS分散投資於環球股票及債券市場,並設有「隨齡降險」的自動調節機制,可以有效減低投資風險。DIS旗下基金亦設有收費上限,定於資產淨值的0.95%。隨着個別強積金計劃逐一加入「積金易」平台,DIS旗下基金的收費上限將進一步下降至0.85%,變相增加投資回報。

 

-完-
2025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