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刊物 / 文章

2022年6月16日

積金局回應6月11日文匯報題為「收費高回報低 強積金亟待檢討」的報道

感謝 一直以來對強積金的關注,就 貴報於611日發表題為「收費高回報低  強積金亟待檢討」的部份內容和論點有商之處,我亦對部分措不表認同,故提供資料及分享本局觀,以加深 貴報讀者對此議題的認

 

首先,報引述立法會議員指強積金制度「千瘡百孔,我對此說法不表認同。強積金覆蓋率高、財政上可持續運作,而本港成熟和穩的金融規管制度亦確保計劃成員的強積金資產獲得妥善保障。根據世界銀行制定以「成果為本」的私營退休金評估框架,強積金制度在覆蓋率、可持續程度及安全程度這三方面均表現理想,足證制度達到成立時的宗旨。

 

提到「若市民投資在保證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或保守基金,回報率通常跑輸1.8%的年率化通脹率。我必須指出,此說法並不反映事實的全部。事實上,每個強積金計劃下,還設有股票基金、混合資產基金和債券基金,以供不同需要或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計劃成員選擇。道單以個別強積金基金類別來支持強積金跑輸通脹的假設,未免以偏蓋全。

 

積金局經常呼計劃成員在揀選基金前,必須瞭解不同基金的投資目的。舉例說,股票基金的投資目的主要是作資本增值;強積金保守基金主要是以保本為投資目的,賺取與銀行港元儲蓄存款(紅簿仔)利率相若的回報,而非以追過通脹率為投資目標。

 

對於年輕的計劃成員,因距離退休尚有一段時間,可承受的風險能力相對較高,投資取態可較進取,從為資本增值。若年輕的計劃成員選擇了比較保守的基金(如強積金保守基金)作為主要的長線投資組合,其回報便很大機會跑輸通脹,不利資本增值。相反,隨着年紀漸長至臨近退休的投資風險就可逐步降低,以達致「持盈保泰」,盡量鎖定多年來已累積的強積金。

 

事實上,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一直較受計劃成員歡迎,截至20223月底,這兩類基金佔強積金總資產8成,至於在保守基金的投資則只佔強積金總資產不足一成。而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無論三年期、五年期及自制度推出以來的年率化回報率均跑贏同期通脹。

 

對於缺乏時間或投資知識管理強積金的計劃成員,可考慮俗稱「懶人基金」的預設投資策略(DIS)。DIS分散投資於環球股票及債券市場,收費設有上限,並設有「隨齡降險」的自動調節機制,是一個便捷的現成投資策略。

 

積金局行政總監

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