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新闻稿

积金局一系列小学生创意理财活动专家及艺人出席分享亲子理财心得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与《黄巴士》儿童生活杂志联合举办一系列小学生创意理财活动,包括「积金为将来」全港小学生储蓄计划写作比赛、小小理财家储蓄计划漫画创作比赛及「积金为将来」理财家庭日营。积金局旨在透过轻松的活动,以参与、创作及实践等形式,令小朋友明白善用零用钱和培养储蓄习惯的重要性,并实践於日常生活中。

积金局今日(二零零九年二月七日)於香港浸会园举行「积金为将来」理财家庭日营,并为上述比赛进行颁奖典礼,向表现优异的参赛者颁发奖项,并透过游戏及亲子理财讲座,向在场逾百名小学生及家长宣扬培养储蓄习惯的重要性,以及传递强积金的讯息。

积金局营运总监(执法)于海平女士在颁奖礼上致辞,呼吁小朋友千万不要忽视一个小小的储蓄习惯,因为一点一滴的储蓄可以为将来带来莫大的裨益。

于女士说:「起初可能只有少许钱,但积少成多,这份小小本钱,可以好像雪球一样,本金加利息,愈滚愈大,慢慢就会储到一个可观的数目,将来就可以藉此达成不同的目标。」另外,她亦鼓励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认真理财的好榜样,亦应好好计划及关心自己的强积金投资,例如定时检讨并按需要调整强积金投资组合,以实现将来理想的退休生活。同时,她提醒家长强积金制度的好处是协助大家加强保障将来的退休生活。

「积金为将来」理财家庭日营节目丰富,除了颁奖典礼,还有多个理财游戏,让小朋友寓学习於游戏,从而认识金钱的概念、如何善用零用钱、并了解「需要」和「想要」的分别。小朋友亦可参与名为「『你』想的钱箱」工作坊,让他们亲手为自己设计独一无二的钱箱,并订立储蓄目标,透过回家後继续利用日营活动的「收支记录册」,好好管理及善用零用钱,培养储蓄的良好习惯。

另外,现场举行了一个名为「积金积Fun」的亲子理财讲座,邀得儿童理财顾问关显彬先生、儿童心理学家周婉芬博士及名人妈妈叶蕴仪小姐担任讲者,即场与家长分享儿童理财心得,提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理财概念的方法,实践亲子理财之道。

讲座中,周婉芬博士建议家长应经常称赞小朋友,每日至少3次,为小朋友建立良好的自尊,教导小朋友不应只追求物质享受。她又提醒家长可以透过适当地拒绝小朋友的物质要求,让他们明白「钱不是用之不尽的」。

而本身有两名子女的叶蕴仪小姐在分享中表示,早已为小朋友开立银行户口,培养他们储蓄利是钱的习惯,亦会与他们商量如何运用存款。她亦不赞成家长以金钱鼓励小朋友读书,「如果将成绩与金钱挂勾,便会失去了读书的意义。」

关显彬先生则利用「热狗」的例子来教导孩子分辨何谓「需要」及「想要」物品,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个理财大难题。他说:「我们若要生存,就需要面包。可是光吃面包,就会欠缺一些营养素及味道。如果我们能在面包中放上一条美味的香肠,那就好吃得多了。所以想吃面包就是我们的『需要』,想加上一条香肠就是我们的『想要』。为要饱肚充饥,大家都会先选择面包,然後才要香肠。同样,当我们有钱时,首先满足『需要』,再有余钱时才会考虑『想要』的东西呢!」

积金局透过「积金为将来」全港小学生储蓄计划写作比赛鼓励小朋友透过撰写「理财周记」或实行自己所订立的「储蓄计划」,学懂如何达成储蓄目标,体验「储蓄为将来」的好处。而在漫画创作比赛中,积金局更希望小朋友透过绘画的形式,学习把储起的零用钱用作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从而带出「施比受更有福」的讯息。

是次比赛参加者众,大会共收到超过20,000份作品,竞争非常激烈。在芸芸参赛作品中,经评审团在作品内容、创意及表达等几方面作出审慎评分後,分别在两个比赛中挑选出得奖作品,另选出6间学校获得「最积极参与学校大奖」。得奖者及得奖学校的学生代表除可获丰富奖品外,还可免费带同两位亲属一同参与是次「积金为将来」理财家庭日营。


2009年2月7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