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新闻稿
强积金预设投资策略顺利推展 83万帐户投资於「预设投资」或旗下基金
预设投资策略(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简称「预设投资」或DIS)已於2017年4月1日推出。在6月30日,共有约834,000个(或约9%)强积金帐户投资於「预设投资」或旗下的核心累积基金及/或65岁後基金,涉及约$154亿资产。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机构事务总监及执行董事郑恩赐表示:「在积金局及受托人的努力下,『预设投资』已顺利推展,划一了所有强积金计划的预设安排。」
他续说:「那些早前收到『预设投资策略重新投资通知书』(DIS Re-investment Notice或简称DRN)而在指定限期前没有作出回覆的帐户,受托人亦已把该帐户内的强积金,由原有计划的预设安排转至按『预设投资』进行投资。亦有部分计划成员主动采用『预设投资』,或投资於核心累积基金和65岁後基金。」
根据法例,2017年4月1日後,受托人必须将没有投资指示的强积金按「预设投资」进行投资。受托人亦须在「预设投资」推出後的六个月内,向那些於4月1日前没有作出投资指示、按所属计划原先预设安排进行投资的帐户持有人寄出DRN,让他们选择是否退出「预设投资」。截至6月30日,受托人共发出约285,000份DRN。当中约86%因没有作出回覆,其帐户内的强积金被转移至按「预设投资」投资。
郑恩赐指出,受托人在整理帐户资料时,发现有大约300,000个在原先预设安排的帐户的联络地址不详,受托人未能发出DRN予这些帐户持有人。在这些帐户中,近八成半为行业计划下的临时雇员帐户。
这些帐户资料不全的原因众多,包括计划成员没有更新联络地址或临时雇员没有向雇主及受托人提供联络资料等。积金局及受托人於去年开始采取多项措施,呼吁计划成员确保受托人有其最新的联络地址。而自「预设投资」推出後,积金局密切监察受托人有否按指引尝试与计划成员联络,以确定计划成员的联络地址。
积金局呼吁,如果计划成员,近半年或从来没有收到自己强积金帐户的资料,请马上联络相关受托人,查核自己帐户的资料。
此外,积金局委托顾问公司在2017年6月23日至7月11日期间,进行了一项有关计划成员对「预设投资」认知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 完 –
2017年8月16日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机构事务总监及执行董事郑恩赐表示:「在积金局及受托人的努力下,『预设投资』已顺利推展,划一了所有强积金计划的预设安排。」
他续说:「那些早前收到『预设投资策略重新投资通知书』(DIS Re-investment Notice或简称DRN)而在指定限期前没有作出回覆的帐户,受托人亦已把该帐户内的强积金,由原有计划的预设安排转至按『预设投资』进行投资。亦有部分计划成员主动采用『预设投资』,或投资於核心累积基金和65岁後基金。」
根据法例,2017年4月1日後,受托人必须将没有投资指示的强积金按「预设投资」进行投资。受托人亦须在「预设投资」推出後的六个月内,向那些於4月1日前没有作出投资指示、按所属计划原先预设安排进行投资的帐户持有人寄出DRN,让他们选择是否退出「预设投资」。截至6月30日,受托人共发出约285,000份DRN。当中约86%因没有作出回覆,其帐户内的强积金被转移至按「预设投资」投资。
郑恩赐指出,受托人在整理帐户资料时,发现有大约300,000个在原先预设安排的帐户的联络地址不详,受托人未能发出DRN予这些帐户持有人。在这些帐户中,近八成半为行业计划下的临时雇员帐户。
这些帐户资料不全的原因众多,包括计划成员没有更新联络地址或临时雇员没有向雇主及受托人提供联络资料等。积金局及受托人於去年开始采取多项措施,呼吁计划成员确保受托人有其最新的联络地址。而自「预设投资」推出後,积金局密切监察受托人有否按指引尝试与计划成员联络,以确定计划成员的联络地址。
积金局呼吁,如果计划成员,近半年或从来没有收到自己强积金帐户的资料,请马上联络相关受托人,查核自己帐户的资料。
此外,积金局委托顾问公司在2017年6月23日至7月11日期间,进行了一项有关计划成员对「预设投资」认知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 约三分二(65.1%)的受访计划成员曾听闻「预设投资」;
- 近八成(78.2%)知悉「预设投资」三项特点的最少其中一项特点;
- 近六成(57.8%)知悉没有投资指示的强积金,会按「预设投资」进行投资;及
- 逾四成(42.5%)因而采取行动,管理他们的强积金帐户。
– 完 –
2017年8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