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刊物 / 文章

2018年10月

学习投资不是「有钱人」专利

不少人或抱有「有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的观念,没有「十万八万」在手,根本不够本钱投资。


香港一般的基层打工仔为了应付生活开支,每月可拨作投资的资金,往往不足以购买市面上的投资产品,更遑论建立分散的投资组合。但强积金制度为普罗打工仔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投资渠道,透过每月定期供款,为退休储备增值!


比较起市面上的金融产品,无论是股票或基金,甚或月供股票或月供基金计划,一般都设有最低「入场费」,而且门槛绝对不低。早前,消费者委员会就比较过十间银行的月供股票投资计划,发现当中全部计划的每月最低供款额均为$1,000,而每个计划最多只可投资一或两种股票。月供基金的情况亦大致相同,最低投资额一般为每月$1,000,大部分只可投资一个基金。


相反,强积金基金不设任何门槛 。只要是纳入强积金制度的就业人士,无论你月入多少,全职、兼职或是散工,也可「入场」,你的供款将自动分散投资於不同资产、不同市场、由各大金融机构管理并受严格规管、透明度甚高的强积金基金,无须大费周章。事实上,强积金的优势在於制度设计的其中一项特点,就是提供低门槛而风险分散的投资渠道,就算是资金或知识不足,打工仔仍可透过投资,为退休生活筹谋。


在收费方面,虽然有人会认为月供计划的收费模式较理想,但实际上,不同计划也包含林林总总的费用。以月供股票为例,一般设有每月最低收费,甚或收取股票保管费、代收股息手续费等。至於月供基金计划,投资者一般除了要承担基金管理费,亦要按次缴付认购费、转换基金费用等。反观强积金基金,虽然整体收费水平还有下调空间,但计划成员无论是认购基金、转换基金或赎回基金等,都不需额外缴费。


各位打工仔,作为强积金计划成员,其实你已经踏出了为退休投资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投资纪律,每月数百元也好、甚至每日数十元也好,也可买入不同资产、不同市场的基金。接下来,各位应该好好管理自己的强积金帐户,因应不同人生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调节投资策略,从中亦可掌握基本的投资技巧,有助日後管理其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