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刊物 / 文章

2025年9月

按人生阶段检视强积金

越来越多人关注健康,并会定期因应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年龄等,安排不同的身体检查套餐。强积金的管理亦应如此。作为一项跨越40年的长线投资,强积金的投资策略亦不能一成不变,应随人生阶段及风险承受能力的转变,定期检视及优化投资组合,才是长线投资的应有态度。

 

一般而言,打工仔女在18至30岁的阶段,家庭负担较小,并有较长的投资期及时间去抵御市场短期升跌,承受风险能力较高。因此,他们可考虑选择较进取和风险较高的强积金基金,例如股票基金或股票比例较高的混合资产基金,长远而言争取较佳回报。我们鼓励年轻的打工仔女尽早开始建立退休储蓄,即使金额不大,但透过复息效应滚存增值,效果会愈显着。

 

踏入31至49岁的阶段,普遍打工仔女的事业开始上轨道,入息随年资及职位晋升而上升,虽然家庭责任及支出也同时会因购置物业、组织家庭等情况而增加,但若能小心控制开支,也该有能力投放更多资金作退休投资,例如作自愿性供款。不过,当年纪渐长,渐渐接近退休,便应考虑减低较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增持较低风险资产如债券等,以减低投资风险。

 

到了50至64岁,越来越接近退休,承受风险能力会再进一步下降,若仍然集中投资风险较高的产品,而期间市场出现大波动,便难有足够时间收复失地。因此,计划成员应考虑调高投资在较保守类型资产的比例,确保强积金资产可持盈保泰。

 

随着香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退休生活随时超过20年,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压力,长远而言,资产的购买力便会被削弱。因此,退休后仍然要维持适当投资。计划成员退休时,不妨考虑分期提取或安排定期提取强积金,而余下资产则保留于帐户继续投资,待稍后有需要时再提取。